菜 单

广州中大布匹市场不搬迁了,能否成为全球时尚中心?

走出中山大学老校区南门,望向新港西路南面,人车往来、一片熙熙攘攘,映入眼中的正是全国闻名的中大布匹市场。

一直以来,两者隔着新港西路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一个是闻名遐迩的高校,一个是有着“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中大”盛名的专业市场,书卷气与烟火味隔街相对。

 

2018年5月,随着“中大国际创新谷”几个大字组成的标志建筑在中山大学南门附近竖立起,背负着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知识转化枢纽的目标,从此,三个“中大”在此处交叠。

近几年来,关于中大布匹市场搬迁的传言不绝于耳。而今年8月,关于搬迁的事终于“官宣”了。

8月底,“中大国际时尚中心创新论坛暨广州市海珠区中大国际创新谷纺织产业联合会成立大会”在琶洲举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中大布匹市场不会搬迁,相反,联合会将推动中大商圈打造融合纺织时尚发布中心、纺织产业标准中心、纺织产业指数中心、纺织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于一体的国际时尚中心,促进中大纺织产业商圈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

 

缘起偶然,成于产业化浪潮

“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中大”。

目前,位于海珠区瑞康路的中大布匹市场范围约1.5平方公里,拥有59个分市场、商铺约2.3万间、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经营品种超10万种,直接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关联产业人群超过200万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海印桥底形成了摆卖毛线、布匹的地摊商贩聚集地,后因市容整治于1988年被统一迁移至现在中大布匹市场的所在地。

“那时候中大布匹市场周边还是一片农田。”作为最早一批来此的经营者,扬纤纺织负责人盛达波犹记得当时的创业艰难。此后,从地摊、铁棚到简易商铺、大型商业实体,他也见证了中大布匹市场的成长过程。

“种子”飘来是偶然,但“大树”长成却不是。

广东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成为全国服装大省,而广州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服装集散地。在服装市场与纺织品生产带动下,中大布匹市场满足了珠三角地区服装企业对于原材料的巨大需求,迅速形成产业优势。

《广州中大布匹市场转型升级的新思路与新模式》这份专题研究报告分析称,广州中大布匹市场是珠三角工业化道路的产物。

 

 

“当时还是物资缺乏的时代,全国很多纺织品都是从广州集散来的。”盛达波说,他和家人本来是在老家四川和广东西樵、普宁等地做服装面料,来到广州后发现集散在这、市场在这,就留下来发展了。

广州国际轻纺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时至今日,中大布匹市场的流通优势依旧显著,货源来自全国各地,销往全国各地,也正是广州“千年商都”的城市特质的体现。

 

“过速成长”的得与失

中大布匹市场最让外界诟病的一大问题是交通拥堵。途径瑞康路塞上半小时,很多司机都习以为常。让人望而却步的同时,甚至让车“知难而退”。

造成拥堵的原因复杂,源头却在中大布匹市场。例如,“上午采购、下午生产、隔天出货”的现货供应模式带来了效率优势,却也要求采购、生产、运输的各个生产环节地理位置高度集中,所以导致了中大布匹市场一带制衣小作坊、各类仓库集中,五类车混杂,人口过密等问题。

效率、成本优势催生了中大布匹市场“过速成长”,由此带来了消防安全、治安、生活居住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社会治理问题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大布匹市场开始“掉队”了。

从地域上看,中大布匹市场所在的海珠区,其已从曾经的老工业区转变为一线城市的中心城区。近年来,外界用“逆生长”来评价海珠的改变,在中心城区功能发挥和海珠产业发展等要求下,其目标更是把整个区打造成创新岛。

去年,中大国际创新谷启动,其目标是打造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知识转化枢纽。

而近期发布的《海珠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5年)》对中大布匹市场所在的凤阳街区也提出产业目标,一是基于布匹专业市场改造发展品牌设计、布匹供应链管理、时尚会展等高端服务环节。二是利用布匹市场释放产业空间,打造环中大的国际技术孵化转化功能载体。

海珠意欲把这里打造成一片产业发展的“良田”,中大布匹市场却如同这广阔天地下的一棵大树,虽枝繁叶茂,却鲜有结果。

尽管其年交易额数据巨大,但中大布匹市场对于当地的经济拉动、税收贡献、当地人口就业等贡献远远落后于其体量。

“当既有经营模式依旧盈利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创新发展。”盛达波说,他早在1999年前后开始走上品牌化道路,但和他做出同样选择的同行并不算多。纺织服装面辅料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近来,尽管中大布匹市场也兴起了广州国际轻纺城、珠江国际轻纺城、长江(中国)轻纺城等大型商业实体,开始走向专业化、高端化,但临街分散型市场、仓储式市场依旧是“主力”。

“存量改革”与“增量创新”

意识到危机的中大布匹市场显然也不想做被温水慢煮的那只“青蛙”。

“父辈和我们年轻人经营是两码事,他们比较守旧,我们更注重创新。”当时只有19岁的洪英辉来到中大布匹市场发展,在磨砺了10多年后,他于2014年前后“子承父业”成为辉艺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在他看来,只有创新才能不被淘汰。

如今已拥有个人服装品牌的成小姐称,2009年毕业时,她的毕业作品登上了广州国际轻纺城举办的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T台,这里实现了她从学生到设计师的蝶变。目前,该时装周已经连续举办14年,超过20000位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在这里亮相。

 

 

纺织服装面辅料产业天然适合发展时尚产业。《海珠区中大商圈打造“国际时尚设计中心”规划研究报告》称,广州是打造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的最佳候选者。

中大国际时尚中心创新论坛上,中山大学中大咨询产业研究院院长王微见也表示,时尚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级湾区标配,应当把中大国际创新谷作为广州打造世界级时尚之都的主要承载地!

 

“存量改革”的同时,更有“增量创新”。自去年中大国际创新谷启动后,今年1月,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运行,已有30余家企业进驻。正如海珠区的TIT创意园走出了微信,“新势力”的出现孕育了更多的产业可能。

“治本”还需徐徐图之,“治标”的效果已经开始体现。例如中大布匹市场所在的凤阳街道正推广其创新探索出的分片围院式管理,撬动各界力量推动五类车治理。

改变,正是中大布匹市场当下的写照。能否真正“蜕变”为中大国际创新谷,能否成为全球时尚中心,能否孕育出更多的可能,这值得期待,也有待时间去见证。

推荐阅读:

靛蓝牛仔布面料深度及牢度与颜色的关系是什么

http://www.pointat.cn/news2/913.html

今年纺织生意太难干了,纺织厂做不下去了,纺织老板:我太难了!

http://www.pointat.cn/news2/955.html

400-0755-486


联系我们

QQ咨询

预约演示

微信咨询